当前位置: 首页 >> 一画一课 >> 正文

《离婚诉》古元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2日 09:51  来源:莲开有声     点击数:


《离婚诉

古元

木刻版画 1942年

尺寸 9.5cm×11.5cm

古元(1919--1996),广东中山人,擅长木刻、水彩画。1938年秋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夏,下乡到延安县川口区碾庄乡,担任乡政府文书工作,业余进行木刻创作。1941年,在鲁艺担任美术工场木刻组长,兼任部队艺校美术教员。1942年在重庆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徐悲鸿先生撰文称赞古元作品。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任鲁艺美术系教员,1946年任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教员,1950年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1951年创作新年画《毛主席和农民谈话》,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新年画二等奖。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水彩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代表作品有《减租会》《烧毁旧地契》《人桥》《刘志丹和赤卫军》《枣园灯光》等。出版《古元木刻选》《古元水彩画选》等。

古元先生

《离婚诉》又名《向政府申诉》。1939年4月,陕甘宁边区首先颁布了抗日民主政权下的第一个婚姻条例《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妇女婚姻自由的权益。同时,边区政府针对90%的妇女都是文盲的现状,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妇女识字教育活动,以识字班,唱歌班等形式,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在这样的宣传引导和法律保护下,妇女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从原来默默的忍受痛苦,到鼓起勇气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这在当时是非常巨大的改变。版画家古元作为乡政府文书,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一变化,并用艺术作品予以记载。木刻作品《离婚诉》共创作了两幅,第一幅创作于1940年,这件作品创作于1942年。

两件《离婚诉》前后风格变化较大。第一件《离婚诉》更多采用的是西方木刻版画的技法,强调明暗块面,风格较为深沉,画面焦点着落于左侧的桌旁,表现了婚姻双方互相争执的场面,画面饱满,人物众多,但人物特征不够明显,同时主题不突出,观者只能通过画面下方的“离婚册”读懂画面。而且老百姓对“黑一块,白一块,黑白条条”的艺术方式表示不理解。于是在第二件《离婚诉》中,古元听取了乡亲们的意见,做了改进。虽然离婚的主题没有变,但却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和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通过单线轮廓和简练的刀法,使画面明朗了许多,具有了古元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特色。

在第二件《离婚诉》中,作者以阳刻为主,不仅使作品的风格表现更加简洁洗练、明快清新,也使作品主题更加突出。从情节上来看,离婚申诉者的态度,乡政府文书认真的表情,婆婆和丈夫的不满,以及门口乡亲们的好奇等等,通过小小的画面,无不表现的淋漓尽致。从构图来看,较第一张也有了巨大的变化,更加突出了疏密关系,使得画面虽人物众多,但张弛有度。

古元版画作品《离婚诉》第一件 1940年


古元版画作品《调解婚姻诉讼》 1943

在陕甘宁政府成立之初,由于陕北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条件等诸多原因,童养媳,转房婚等早婚现象和买卖婚姻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1939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和《抗战时期施政纲领》等文件,开始了从法律上对旧婚俗进行改造。在这些文件中明确指出:“实行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在政治经济上、社会上的地位,禁止买卖婚姻与实行童养婚并规定了一夫一妻的原则,禁止纳妾。”此外,在同年的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还制定和表决通过了《提高妇女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草案》,指出:“废除一切歧视妇女的制度以及鼓励妇女参政、培养妇女专门人才的办法。”这系列措施对陕甘地区原本的旧风俗改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并引起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

就婚姻问题的变化来看,男女青年在新思想的改造之下,反对买卖与包办婚姻,提倡自由恋爱和婚姻自由成为当时的潮流。有一首民歌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现象:“从前的礼法太古董,男婚女嫁都由老人,实在令我难受得很。现在的婚姻由自己,自由婚姻没毛病,真是令我畅快的很。”在陕甘宁边区的倡导之下,其所辖地区出现了结婚自由和举办嫁妆,婚礼费用从简的新式婚礼的浪潮。

同时,婚姻自由引起了离婚潮。据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1938到1943年的判决离婚的记录显示:1938年1943年6个月间,经由各县判决的离婚案件共807件,在各种民事案件中居首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边区政府自颁布《婚姻条例》之后所引起的离婚高潮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也是进一步扫除旧社会遗留的婚姻问题所必经途径。因为离婚案件大幅度上升充分说明旧的婚姻风俗对人性的迫害和压制,而边区政府实行的婚姻自由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的。

古元版画作品《结婚登记》 1940年


古元版画作品《结婚登记》 1942年

用老百姓看得懂的艺术作品表现离婚这个题材,在当时来说,对广大人民群众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离婚在那时是非常新的观念,妇女离婚诉求的满足背后就是婚姻的自由,伴随着妇女的解放,让双方站在了更平等的角度来追寻自己的新生活。妇女解放和婚姻自由问题从来都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妇女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解放的标志。

作为延安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版画家,古元特殊的生活场景、艺术教育和政治思想塑造促成了他创作的政治立场、审美倾向以及技术手法等。延安的生活战斗场景让他看到了时代变革的新气象。他在与百姓的同吃同住同劳动中汲取生活和情感的养料,在刻画和表现时代与人民中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当代艺术学子,我们定要以前辈为榜样,在扎根人民中实现我们的艺术创作,在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弘扬正能量的作品,在与时代和人民的同频共振中实现艺术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我学习古元的艺术思想所带给我的思考。

2019级中国画学院硕士生吴斯桐,任课教师沈宝莲。

古元版画作品《读报的妇女》 1941年


古元版画作品《选民登记》 1941年


古元版画作品《探望老房东老战友》 1963年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 / 邮编:710065 / 电话:029-8823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