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一画一课 >> 正文

一画一课 第二六七期 发时代之先声 存历史之正气——致敬延安鲁艺美术家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6日 09:51  来源:莲开有声     点击数:

引言

1938年4月10日,一所以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命名的艺术学院在延安诞生了。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的艺术院校。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延安鲁艺美术系的师生遵循着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民族解放战争服务的方向,致力于探索大众化、民族化的艺术新范式。从第一八一期开始,“一画一课”特别推出“延安鲁艺美术家”专辑,介绍前辈艺术家在延安时期和革命战争年代创作的打动人心的不朽之作。让我们透过这一张张散发着历史温度的作品,重温红色美术的源头,感悟一代革命艺术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使命担当,彰显历久弥新的延安精神和延安文艺的永恒魅力。

《翻砂》

苏光

黑白木刻 1942年

尺寸不详

苏光(1918—1999),山西省洪洞人,原名张树森。出身贫苦家庭,自幼对民间年画发生兴趣,时常观赏临摹。1938年参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新军决死二纵队,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编印《长城》画刊,同年3月入党。1940年冬到达延安,就读于鲁艺美术系,为第四届学员。毕业之后到安塞兵工厂深入生活,兼文化教员。后在延安中央总卫生处负责卫生宣传工作,在此期间创作了很多宣传画、美术年历和木刻作品,并获陕甘宁边区乙等模范工作者。抗战胜利后,从延安回到晋绥边区,任《晋绥日报》美术编辑、《晋绥人民画报》副主编兼报社秘书。解放战争时期,创作了许多揭露美蒋反动派的漫画作品,其中作品《哀鸣》《灾星图》被收于《中国漫画史》。解放前夕随部队挺进西南,任重庆《新华日报》社编辑、《西南画报社》社长。1952年调北京《人民日报》社,任美术组副组长、文艺部副主任。1957年,调山西省文联工作,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文革后复职,兼任山西省文化局副局长。1991年,山西省政府授予其“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木刻作品主要有《种痘》《男耕女织图》《翻砂》《秋收》《拜年》《喂牛》等,作品曾分别收入《新中国版画选》《解放区木刻》集中。1997年举办苏光书画展。出版有《观瀑图——苏光漫画选集》《苏光画集》。

苏光先生

这是一幅反映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后方民众齐心协力,加紧生产的火热场面。是当年刚刚从鲁艺毕业的苏光响应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号召,深入工农兵生活,来到安塞茶坊兵工厂实习时所创作的一副优秀作品。

画面中几位兵工厂的工人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他们头戴工作帽、身着工作服、手持各种生产工具,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作品构图稳定,视觉中心明确,近景处六位主要的人物被置于画面中间,人物个个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加入到翻砂工作之中。画家用运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工人翻砂时候的样子,巧妙地通过点线面结合,将工人翻砂时的动作、神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远景处勾勒的门外场景中,两位工人正在往冶炼炉子里加煤,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整个天空和门窗之外,从冲天的火光我们能够感受到劳动场面的热烈。这虽是一幅与翻砂不同的生产场景,但画家描绘的每一处场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似在表达翻砂的整个流程。画面最为成功的刻画在于近景处主体人物大面积的“黑”与远景处的“白”形成强烈对比,不仅使得画面更有层次,也使画面中的人与物生动了起来。没有人是闲着的,大家都集中精力忙碌着手中的活计。画家把情绪带动十分的强烈,气氛渲染也十分的到位。

画作运用表现主义和写实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在描绘客观事件的同时,用艺术化的语言,让画面更为生动可视。可谓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抗战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兵工厂的建设问题。1937年10月22日,毛泽东给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等发出关于兵工厂建设的“第一号命令”,要求“我们必须在一年内增加步枪一万支”,“主要方法自己制造”。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1938年3月,安塞县茶坊兵工厂在艰难困苦中诞生,坚持“先做设备后做步枪”方针,逐步发展为既能制造机器又能生产手榴弹、掷榴弹、火炸药的兵工厂。

陕甘宁边区兵工厂的建设,不仅为八路军发展壮大提供武器弹药,而且为人民领袖的战略决策提供实践基础。1938年11月6日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提高军事技术,建立必要的军火工厂,准备反攻实力”的决定。按照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策部署,茶坊兵工厂在无图纸、无材料、无经验、无专用设备的情况下很快研制出高射机枪,遏制了敌机对延安的轰炸。他们根据毛泽东关于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特点规律,研究世界名枪的特点,成功研制出一种携带轻便、使用灵活、性能精良、可靠耐用的马步枪,被命名为“无名式”马步枪,这是陕甘宁八路军兵工厂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支步枪。在1939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工业展览会上,毛泽东走到“无名氏”马步枪跟前,拉拉枪栓,瞄瞄准星,高兴地说:“枪造得很好嘛,也很漂亮啊,要创造条件多生产,狠狠打击日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兵工厂在艰难困苦中起步,在战争中发展,抗日战争做出重要贡献。1944年夏天,中外记者团观察组参观陕甘宁边区兵工厂,无不赞叹工人们的创造精神。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军工发展实践,使人联想起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延安的一切就是枪杆子造出来的”,“俄国共产党的枪杆子造了一个社会主义,我们要造一个民主共和国”。

苏光木刻《钻工》(安塞兵工厂)1942年

抗击日寇,人人有责。前方打仗,后方生产。虽然这幅木刻画表现的不是硝烟弥漫的征战场面,但它却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真实写照,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历史画面。

正是由于全体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正是由于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2019级设计学院展示设计硕士生毛天良,任课教师沈宝莲

苏光 木刻《马克思像》1938年

苏光木刻《恩格斯像》1938年

苏光木刻《列宁像》1948年

苏光木刻《毛泽东主席》1948年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 / 邮编:710065 / 电话:029-8823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