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一画一课 >> 正文

《工农联盟》 孙新元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8日 17:57  来源:     点击数:

雕塑《工农联盟》是孙新元于1954年创作的,作品高2.6米,为西安仅存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公共雕塑。孙新元(1931.12—),195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专业,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美术辞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50年代初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从事陈列设计及历史画创作。代表作品《缴公粮》获全国年画三等奖,雕塑《工农联盟》,国画《采风图》,油画《在黄土高原上》入选全国美展。

这件作品位于西安人民剧院的左侧,作品以一位女性工人和一名颇具陕西特色的男性农民为主。整体材料是以铸铜为主,颜色则用与历史背景相符合的稳重的深色。站在左侧的女工人梳着干练清爽的齐耳短发、穿着立领工装和工厂配备的工作围裙。她面带朝气,向着东方望去,阳光洒在她的脸上仿佛面朝着解放后的希望与美好。右侧则是一名辛勤的青年农民,身穿朴素的衣服,腰间捆绑着的布显示了他的身份。他和女工人一样面朝着东方的太阳,希冀着美好的未来。这件作品虽然只刻画了两个形象,但是给我们留下的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工农联盟。这两位虽然在造型上没有特别的宏伟,但是足以在精神上撼动观众,让观众找到共鸣之处。

作品完成于1954年,恰逢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的不久,也正是受了毛泽东主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影响,用雕塑的形式致敬毛泽东主席的思想理念。工农联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保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时代在变迁,工农联盟也在创新中立求发展,我们除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工农阶级,更加要让知识分子加强与工农大众的联系从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因此,《工农联盟》这件雕塑作品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加具有现代意义,可以说是一件“划时代”的作品了。

像《工农联盟》这种写意雕塑作为城市公共艺术雕塑既符合西安浓厚的历史底蕴同时也打破了人们对雕塑原先较沉重的固有印象,生动的形象、精妙的技法都赋予这件作品以浑厚的灵魂。这对于当时的艺术家来说亦是一种创新,将传统雕塑技法中加入时代性的元素,使其充满历史意义又对城市乃至国家的建设有一种影响力。

历史赋予作品生命力,同时,作品也把历史永远记录下来,以作品的形式让后人永远把这段历史记在心里。将历史留给时代,让他们从中获取力量,感受过往岁月里的饱经风霜。

2017级影视动画系硕士孙千翔,任课教师沈宝莲。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 / 邮编:710065 / 电话:029-8823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