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过后的长安城迎来了久违的一丝暖意,北方的空气与阳光在这寸土地上发生人文反应形成独特场域,人与自然在季节里纠缠不清,一直延绵不绝。徘徊在历史长廊中,时间似乎是静止不前的,千年长安被迫永远静止不变,于是就消失了,迷茫了,崩溃了。当一切终归于平静时,人们便将她忘却。直到,长安城出现第一个水手,他用一支画笔,一方原颜,一张画布,绘画出一片念兹在兹的热忱故土,撑起一杆巨大的风帆,这样的场域便如此存在着。
「一切的开始」
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我们与董文通老师相约在他的工作室里,听董老师言笑晏晏地娓娓道来。
董文通老师的研究关于现实空间和绘画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他认为绘画这样一个艺术,会涉及到现实空间与绘画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而当前画家一般情况都是从现实的处境与情境入手,由现实空间对画家个人感知的激活,从现实空间导入到绘画空间的构建之中。
“绘画空间与现实空间二者如何对应与转化?”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着董老师,但是他在老子的著作《老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在董文通老师的理解中,老庄思想是在讲,我们在介入和表达世界的时候,要让自己先入为主的成见退后使得在场中与事物直接的交互体验获得涌现。不论是诗歌还是其他的艺术载体,都要让人这样一个中介倾向于澄怀,虚怀若谷。平静地像水一样没有波澜,才能映照世界万物。也就是说,只有水真正地平静下来了,万物的真理性,它的存在本身,才能像镜面一样的水映射出来。
古人在绘画艺术中表达存在情境的时候有一种说法。这种说法就是我们表达的作品存在胜物而不伤的理念。所谓的胜物而不伤,就是要超越自然而不背离自然。就像塞尚说的,他的艺术和自然是相互映照,并行不悖。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艺术与自我的场」
常人所关注的大世界里,均是从小我见大我,回归自我,只因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生成出来的个人,关注自我反倒是展现社会场域之中的另一种独特性的层面。
“绘画问题中关注人的个体,自然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问题。关于这样一个对于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对东方的老庄哲学对应的思考,使绘画遭遇双重性问题的显现。”
“艺术是时代的,是一种宿命。伟大的艺术家不是超越了时代而是他们把对时代典型性的个体认识写入到作品当中。艺术历史情境的变迁与伟大作品的永恒并不矛盾。伟大的作品是接地气的,大地是静谧肃穆的,人是由大地生长起来的。违背了这一自然法则,艺术作品自然无法植根于大地。”董文通老师如是说。
经由自我如何去展现出伟大的一面,那需得通过自我的反思,在自我的循环系统构建中反思,从而产生独属于自己的个人立场的艺术。
所见即所得。
「艺术在当代」
这几年,互联网信息的跨越式发展,通讯的变革,大量的人类社会的讯息处于大爆炸的状态,这种变革对人感知社会,获取信息的传统方式,具有巨大的冲击。
人类社会到这个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密集也越来越虚拟化。不像过去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相隔的很远,今天通过网络社会的虚拟化,让相隔的东西彼此相互拉近。小局域跨越到国与国之间大区域,人群的信息互相交互。
我们这时候会发现,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快速、便捷。也就意味着艺术包括绘画艺术在这样的社会场域之中必然会发生新的影响与变化,同时也存在着制约。
“艺术家需要在艺术的世界中获得某种自主。那么我们就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当下的社会处境,我们面对的是怎么样一个场域情境。当下我们所遭遇、面对的场域情境,直接对我们每个从事艺术的个体,在艺术行动、艺术观念上产生了制约,或者当下的社会场域会决定艺术家从认识世界到艺术世界的再造。”
遗弃的空间留下人存在过的蛛丝马迹,能够重构一种记忆的场,这种记忆的场“静之轰鸣”,跨越时空后,安静下来,再创作时便在静寂中轰鸣。记忆在静寂后的气场更加强大并极富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跨越了时空。记忆与时空,人的痕迹有关系,是片段式的有过程性的,它没有终结,而是在不断地发生。
它不停地发生,提醒我们存活于当下。
「历史的场」
董文通老师倒了一杯柠檬水,端起玻璃杯一饮而尽后,他进入了缅怀状态,去追随那遥远而又美好的创作时代。
“走进纺织城的废墟,走进半坡遗址,我慢慢地静下心来,回溯、认识我所在的城市,就有了半坡遗存、古城西安这一系列的创作,由此向外展开,关注永乐宫这样一个文化遗存的变迁。由此往前推进,我开始关注城市的历史,关注城市里遗弃的学校,慢慢地导入到关注自己的母校、自己生活的土地、家乡。正是基于在纺织城和罗家寨城中村的记忆,我因此对人去楼空的情境分外着迷。”
基于自身的记忆,董文通对于家乡有着非常强烈的思乡情结。虽然在西安生活了二十多年,但他在城市钢筋水泥的建筑群中依旧达不到融入的状态。他一直觉得与西安之间缺少更在地的连结,始终有异乡人的感觉。
董老师在考虑怎样才能在内心得到释怀,他在还乡拾遗创作的环节中思考着这个问题。令其记忆最深的还是对泥土的记忆。他觉得泥土是连结儿时记忆重要的桥梁,这同时也是他《还乡拾遗》创作中乡土环节的由来。取一方家乡田地的土,再绘家乡遗弃的母校、院落空间以及在场写生那些鲜活的父老乡亲这些构成了董老师的绘画场。这也是董老师对于童年记忆的回溯和少年时代的祭奠。
在一个村庄的消亡中,一定有屋舍院落的灭亡。屋舍的死亡从炊烟的熄灭开始,门扉上的门神像剥落至露出斑斓褪尽的底色,院落在暮色四合里荒芜,小学黑板上的粉笔字迹在风尘之中磨灭,乡村慢慢失去了生机。
于是他想做点什么来铭记心目中的乡土,面对面直接的交互,写生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诉说当下的处境,将这样一个展示在场馆里形成有机的绘画场,带有历史、存在、文化发展绵延的现成物。
整个主题关注个体,跟自身相关联、遭遇的处境的关系。生长的故乡、求学的异乡,从中包含着董老师的记忆。对过去的废墟的空间的思考和再认识。在他看来,要更加关注个体的成长经历,由此来显现当下社会某些层面的共通性。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关于教育的探索」
艺术教育教学是教师开启学生的同时也开启自己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的过程,需要通过教学实践,相互开启,互为引导。在实践中将个体经验反馈到学生身上,贡献自己的经验、处理方法以及技术,与此同时又要考察学生的接受情况,并不断调整和学生交互的方式以及教学目标。
董文通认为只有教学相长,那么教与学才能够成为良性的教学循环,老师和学生能够双向获得共同成长,教学对老师意味着再次增进和提升,不断的获得共鸣,教师教学方能更有动力,不束缚学生个体个性的发挥,学生能够获取活化的经验,更为信服老师,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怎么样去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学不要将目标限定的过于单一,在实施中要因材施教,包容学生的个性差异,调动每个学生不尽相同的敏感度,去发现学生的特点。当然好老师不是光鼓励学生的个性,好的艺术教育是要教会学生反思,这是很重要的。
同时需要保持学生对于艺术的敏锐度,还得让学生不停地自我反省、自我改造、自我建构,这一步是好老师必备的素质,教会学生自己走路。最重要的是要让他面对问题,面对问题的时候鼓励他去解决问题。明确哪些东西是不变的,那些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脚踏实地进行艺术建构。
对本科生的要求及建议:在本科阶段,不能期望大学四年就达到某种高度,美术学院本科基础教育是艺术通识教育,宽口径地给予,同时打好造型基础和学养基础。多听讲座,多看展览,多了解社会动向,多渠道去主动获取专业资讯。走上社会后真正独立思考,开始自我建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艺术道路的开始。
董文通建议,在走上社会之前要武装好自己,不要虚度四年的光阴,对未来有规划,对所学专业需要有充分的认识。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选择性地精读,设定自己的方向,根据需要,读透它,你总会理出自己的线索并获得自我的认识。绘画也是一样,找方向,不断地去试验,发现有意义的东西,明确自我的方向,顺着方向往下淌,就像划船在摆渡中不断校正方向并按自己的意向前行。不被社会的浮躁气息干扰,但是也要积极介入社会。
总而言之要以笃定的心态、明确的方向、质疑的精神、反思的意识,参与到社会中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和存在意义。一点点推进,系统化地构建,不要好高骛远,从小事开始,日积月累就会越积越厚。找自我的方向,不要追赶流行,扎实推进,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行业内的专家。
是的,我们在董文通老师工作室喝着柠檬水面对面促膝谈心,我如是,他如是,你也如是。
窗外,凛冬散尽,场域与星河鹭起。
董文通作品
《还乡拾遗.系列创作之一》 130x230cm 布面油画 2016
《还乡拾遗.系列创作之二》 130x230cm 布面油画 2016
《还乡拾遗.系列创作之三》 130x230cm 布面油画 2016
《还乡拾遗之荒》 130x230cm 布面油画 2017
《超越场》 198x158cm 布面油画 2019
《超越场No.2》 230x130cm 布面油画 2019
《退场之后》 180x300cm 布面油画 2015
《遗落的世界之我的中学母校No.1》 120x200cm 布面油画 2012
《一堂生动的外语课》 120x200cm 布面油画 2015
《遗落的世界之我的中学母校No.1》 120x200cm 布面油画 2012
城墙之外西安当代艺术展西安美术馆展场
2017董文通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还乡拾遗》个展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