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一画一课 >> 正文

《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 刘蒙天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31日 13:12  来源:莲开有声     点击数:

《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

刘蒙天

木刻版画 1947年

尺寸 49.5 cm×30.5cm

刘蒙天,著名版画家、美术教育家、研究员(教授),浙江嵊州人,1918年11月生。先后在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晋绥军区《战斗画报》工作,后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在教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为西安美术学院做出了巨大贡献。刘蒙天先生是鲁艺办学初期所招收的学生之一,他同当时很多学员一样,经过中国共产党的精心培养,成为新中国文艺建设最可靠的主力军。

刘蒙天先生从1939年开始从事版画创作,早期的多幅作品已散失。1945年,他创作了长征版画《红军强渡大渡河》《夺取泸定桥》等作品,这几幅作品不仅是他个人在战争时代的代表作,更使他成为延安鲁艺新版画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刘蒙天先生主办《战斗画报》期间,他创作了优秀的版画作品《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

刘蒙天先生

《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以红军艰险长征路途中一个真实的故事为创作背景,抓住了一个瞬间的场景进行描绘。画家在此幅作品中运用熟练的刀法,以扎实的造型能力,注重表现腊子口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形以及正面进攻的英勇的红军战士用绳索攀援腊子口悬崖的夜袭情景。在《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这幅作品中,作者采用了同他之前《红军强渡大渡河》中相似的构图,此种强烈的构图,使得画面气氛一度十分紧张。画面整体黑白对鲜明,作品刀法刻画苍劲有力、变化丰富却又不失严谨与细腻。特别是画面中战士身后的部分,刀线粗犷有力,以同向排列的形式,营造出险峻的背景环境。相比之下,人物在画面中占据的空间则要小很多。但红军战士勇攀高峰、无畏艰难的品质却在大小强烈的对比构图中获得淋漓尽致的展现。此外,垂直的绳索将画面分割,增强了纵向视觉表达效果,使观者恍若置身于腊子口的高崖深谷之间。

《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局部

1935年9月12日,党中央在俄界高吉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党中央率陕甘支队由俄界出发北上,于16日到达岷山脚下的腊子口。腊子口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东北部,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腊子口周围是崇山峻岭,东西两侧都是100多米高的陡峭石崖,中间是一个宽8米左右的隘口,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抬头望去,只见一线青天,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但此时的红军已无路可退,四面受敌。若不能尽快拿下天险腊子口,不但无法实现中央北上抗日的主张,红军还将会面临被敌人合围的危险,甚至连掉头南下、重回草地的机会都没有。因此,毛泽东果断下达了两天之内拿下腊子口的命令。在作战过程中,经过缜密侦察,我军发现了敌人的布防漏洞。根据敌人兵力分布情况,结合实际条件,红四团决定兵分两路夺取腊子口:一路由政委杨成武率领第6连从正面进行夜袭,夺取木桥;如果偷袭不成就连续发动进攻,达到疲劳敌人,消耗敌人弹药,造成敌人恐慌的目的。另一路由团长王开湘率领第一、第二连,悄悄地迂回到腊子口右侧,攀登陡峭的崖壁,绕到敌人后面去。但是当战士们费尽辛苦,顺利渡过了腊子河之后,面对陡峭的山壁,大家产生了疑问:怎么才能上得去?此时,外号“云贵川”的苗族小战士自告奋勇,用带铁钩的长杆沿峭壁爬了上去,把用绑腿做成的绳索系在大树上垂下来,战士们顺绳索攀上峭壁,迂回至敌人身后,向没有顶盖的敌工事投掷手榴弹,敌人万没想到我军会从峭壁迂回至其后方,惊慌之下士气大泄,被我军两侧夹击,只得仓皇逃命。我军乘胜夺占了独木桥,控制了隘口炮楼,随后总攻部队兵分两路,沿腊子河向峡谷纵深扩大战果,连克敌人多道防线,一举夺下腊子口天险。战后,四团政委杨成武作了《突破天险腊子口》一诗:腊子天下险,勇士猛攻关。为开北上路,何惜鲜血染。

腊子口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延安,是中国革命文艺的发源地。延安鲁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培养革命文艺大军的一所著名大学,是由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亲自发起成立,遵循党中央的指导方针创办、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在当时汇集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激情的文艺青年。1938 年 4 月10 日,毛泽东出席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大会并发表讲话,他说:“要在民族解放的大时代去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指导下,实现文学艺术在今天的中国的使命和作用”。

1938年的延安鲁艺


鲁艺的窑洞教室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新兴版画的成长时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批延安木刻优秀人才如古元、李桦、刘蒙天等人逐渐寻求到符合中国审美的、本土化的版画语言,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创作了符合普通民众需求,人们喜闻乐见的众多优秀版画作品。他们在根据地延安,用木刻作品反映社会现实,成为救亡图存的有力宣传武器。“延安木刻的艺术精神,以及它所创造的文化价值,并没有随着特定的历史而消失,延安木刻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依然对中国未来的艺术发展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和意义。”(王艺璇: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时代特征研究,2018年5月)2019级史论系硕士符亚楠,任课教师沈宝莲。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 / 邮编:710065 / 电话:029-8823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