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受邀在美术馆A馆举办“中国画的品格”主题讲座,并现场示范指墨创作。西安美院院长朱尽晖、副院长武小川,中国国家画院办公室主任董雷、创研规划处处长袁学君出席讲座。
朱尽晖在致辞中指出,刘万鸣教授既是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家,也是深耕学术的博士生导师,此次到访是“名家”资源与我校办学实践的深度对接,更是推进“五名”战略的重要契机。
讲座中,刘万鸣结合与我校的深厚渊源展开分享。他回顾了与朱尽晖院长共同推动刘文西艺术大展、促成刘文西先生重要作品《东方》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经历,并强调了西安作为文化古都的艺术底蕴,以及长安画派、黄土画派对中国画教学的深远影响。针对师生关切的创作问题,他提出核心观点:青年学子需打破山水、花鸟等题材局限,兼修工笔与写意,在“工中有写,写中有工”中夯实基础。对待外来艺术元素应秉持包容态度,在传承传统文脉的同时实现创新转化,以“为时代立传”的担当提升作品格调。
指墨画示范环节,刘万鸣现场展示了手指勾勒、指尖晕染等技法,我校师生直观感受到了传统指墨艺术的魅力。示范环节结束后,刘万鸣将现场绘制的作品捐献给我校中国画学院收藏。在师生互动环节中,他耐心解答了学生关于“指墨画技法运用”“画面黑白灰把控”等问题,强调“艺术修养决定画面境界”,为师生创作提供实践指导。
活动紧密围绕我校“名家、名师、名生、名作、名校”之“五名”战略,为中国画教学与创作注入新动能。此次“中国画的品格”主题讲座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与名家交流的平台,更对推动中国画教学与创作、传承文化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生处、科研创作处、中国画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讲座。

院长朱尽晖讲话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交流分享

现场示范指墨创作

讲座现场
(责任编辑:邢书磊 / 编发:问帼倩 / 图片来源:中国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