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校园 >> 校园安全 >> 正文

别让校园贷“贷”走你的青春

作者:周涵 封君兰 刘畅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9日 16:11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点击数:

近日,又一则关于校园贷的新闻上了微博热搜:西安一大学生贷款身陷“校园贷”,结果利滚利,身背了五十万巨债,最后自己都记不得具体的债额数据。当自认为风行一时的校园贷终于迎来落幕时,殊不知,它仍正在暗处肆意生长,像病毒一般“感染”、吞噬学生。一旦踏入其陷阱,便是万劫不复。不轻信校园贷,别让校园贷轻易“贷”走无价的青春。

在校园里或手机网站上,你也许能留意到这样的“校园贷”的广告,其文案温柔体贴,“人畜无害”,乍一看,实在是诱人至极。打着“资助困难大学生”“支持大学生微创业”“无需抵押!当日下款!利息低廉!”等名义给学生借款,实际上却是做着“挂羊头、卖狗肉”的“交易”。裸条、退学、犯罪、自杀、巨额债务……这些字眼也隔三差五地充斥着校园生活。这些似是充满好处、与人为善的广告背后却是一个又一个的套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有学生会去贷款?为什么他们被校园贷所害? 很大原因在于校园贷的套路深和大学生的社会经历少、不成熟。校园贷靠网贷手续需要证件少,放款快,这两大优势笼络学生们的心。并且它能准确收集受害者信息,从而得到受害者信任;抛出“注销贷款账号,以免影响个人征信”造成受害者心里紧张的心理战术;采用迂回的方式达到自己目的,扫码转账。“借钱一时爽,还钱火葬场”。交易成功的时候,就是入陷阱的时候。受害大学生小吴曾说:“自己就是因为轻信贷款平台工作人员的‘需要另外贷款才能清空个人贷款额度’的话才被骗了钱!”校园贷的战术狡诈、套路深常常能成功迷惑大学生。大学生虽说已经成年,但无论心智上、承受能力上都还有不成熟的地方。嫉妒心、攀比欲望,也往往是引发学生走错路的原因。

对于校园贷,校方和学生自己都应有所戒备防范。若不及时遏制校园贷的发展,其逐利性、恶劣性将会被放任,无论是学生本人、家庭、学校、社会都是极大的危害。当大学生遇到一时的经济困难时,不妨问问老师,寻求学校的帮助,学费、住宿费、国家助学贷款都时刻准备着。即使办理贷款,也务必到正规的金融机构申请办理,一旦接到此类自称贷款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可以与原先的贷款平台官方客服或者拨打110进行咨询核实。时刻保持警惕,认清不良校园贷,即便不良广告换了“马甲”,也能一眼辨出其本质,免受其害!

广告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轻信校园贷,亲友两行泪。当遇到校园贷时,大学生自身需要提高警惕,平常多了解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切勿盲目信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个人信息保护好。平时生活中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消费观是非常重要,攀比跟风的心态不要有,做到理性消费,适度消费。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 / 邮编:710065 / 电话:029-8823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