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一画一课 >> 正文

一画一课 第二九一期 发时代之先声 存历史之正气——致敬延安鲁艺美术家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1日 10:45  来源:莲开有声     点击数:

引言

1938年4月10日,一所以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命名的艺术学院在延安诞生了。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的艺术院校。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延安鲁艺美术系的师生遵循着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民族解放战争服务的方向,致力于探索大众化、民族化的艺术新范式。从第一八一期开始,“一画一课”特别推出“延安鲁艺美术家”专辑,介绍前辈艺术家在延安时期和革命战争年代创作的打动人心的不朽之作。让我们透过这一张张散发着历史温度的作品,重温红色美术的源头,感悟一代革命艺术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使命担当,彰显历久弥新的延安精神和延安文艺的永恒魅力。

《变工队读报》

龙行

黑白木刻 1944年

尺寸:34cm x 26cm

龙行 (1925.3—) ,甘肃庆阳人。1939年6月毕业于陇东中学。1943年8月到延安,进入延安中学学习两个月。1943年10月分配到富县槐树庄教冬学。1944年至1945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美术,为第五期学员。1945年11月调陕甘宁边区文协工作。1946年10月参加西北局宣传部和边区文协组织的战备工作宣传组,赴陇东分区工作。1947年3月参加合水县五区游击队,一边开展游击战争,一边进行革命文化宣传。1948年下半年回到延安,协助石鲁开展《群众日报》副刊的编辑工作。1949年4月后曾在延安新华书店、西安西北人民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长安美术出版社、陕西画报社、陕西美术出版社工作。历任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室主任,长安美术出版社编辑部主任,陕西画报社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主任、编委,陕西省出版局美术编辑组组长,陕西人民出版社美术部主任,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顾问。

龙行先生

就表现形式而言,《变工队读报》的画面整体氛围以简练、概括为主,将木刻中不拖泥带水特质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在画面中可以看到的是两人三组的人物组合关系,分别以正侧脸的造型表现出大家围坐在一起读报学习的情形。首先,左边的老农放下手里的锄头盘腿而坐,他闲适地抽着袋烟,认真的聆听学习内容。他旁边的老妇也和他一样在凝神静听。这两人为第一组的人物关系,这一男一女的人物形象体现着延安时期的男女平等共同享受新知识带来的新气象,带给人的不仅是视觉上的触动,更有精神上的触动。其次,画面的中心位置刻画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和一个青年男子,好似一对父子。青年男子手捧报纸,边看边读,中年男子身体微倾,目不转盯地看着报纸,十分投入,这一组人物关系形成整个画面的视觉焦点。最后,右侧的流动中的小小黑板和席地而坐的变工队员形成一个组合关系,虽然都是大侧面,但是这一人一物的设计不仅使画面构图更加完整和饱满,而且从人物高高挽起的袖子便可知画面描绘的是变工队员正在利用田间劳作之后的休息时刻读报学习。

这幅作品中的主次、虚实、强弱的艺术效果是通过黑与白的点、线、面的对比组合而形成的。黑白对比在一幅作品中,往往是通过交叉使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反复衬托而变化无穷的。通过黑白对比,表现出强烈的冲击力,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坚信知识可以改变生活的情感力量的营造,寓意着无论活着多么辛苦,只要怀揣梦想,就可以用双手用知识去创造更加崭新的生活。通过黑白对比,通过苍劲古朴的刀位,既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坚强,坚毅,奋进的性格特征,也表达出画家热爱人民的真挚情感。

作品中没有背景环境的营造、没有口号标语的衬托、没有宏大场景的描绘,仅仅通过简简单单的几个人物和工具就将作品的主题明确而生动地呈现了出来,通过不大的尺寸,以小见大,表现出劳动人民对知识的渴求,对改变命运的渴望。整幅画面温暖而激动人心,不仅成为龙行先生在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也是延安木刻中的代表性作品。

龙行先生

变工队是中国农村旧有的一种劳动互助组织。一般是由若干户农民组成,通过人工或畜工互换的方式,轮流为各家耕种,按等价互利原则进行评工记分,秋收后结算。它原本不过是农民救济自己悲惨生活的一种方法。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变工队是党领导农民组织的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农业生产互助团体。所谓变工队就是几家农户之间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把他们的人力和畜力相互调剂,相互交换,相互帮助的一种劳动互助形式。李季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诗二:“男人种地女纺线,互助组、变工队满山开荒。”变工队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大力提倡的劳动互助形式。

作为变工队学习识字的场景记录,《变工读报队》表现的是延安时期的社会教育工作。延安时期的社会教育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成年识字教育,主要对象是扫除农民中的文盲,这也是当时农村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另一个是给民众灌输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激发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延安时期的社会教育不仅有明确的目标,更发明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读报是边区群众最普遍的活动,包括一些变工队、扎工队、合作社等民众的经济组织都有读报组,他们把读报活动搬到了田间地头和社会的各个角落。报纸主要登载党的政策、政府法令、卫生知识、农作常识,以及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等,读报成为推动乡村生产、卫生、识字、娱乐以及传播新闻与改革旧习惯的途径之一。

1944年11月,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群众读报与通讯工作的决议》。指出,随着边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报纸在群众中的作用已日益加强。最近一年来,全边区有一万多群众加入读报组,各分区许多村镇都已办起为群众所欢迎的黑板报,工农通讯员已发展到一千人以上。这些活动,已经证明是发扬民主,帮助领导,改进工作和学习文化的极有力的武器。凡是有好的读报组和黑板报的地方,那里对政府政策法令和上级号召就容易贯彻,生产卫生教育各项工作就容易开展,而且可以少开多少会,凡是有好的通讯组织的地方,那里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就容易了解,而且干部在政治和文化上就能得到迅速的进步。因此,更大量的发展这些活动,并使这些活动真正健全充实起来,向各地已经发现的模范看齐,是今年边区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特决定各地尚未进行读报的识字组、变工队、合作社、妇幼组等,在可能的条件下,均应组织读报;各地区乡干部、小学教师、工作人员及一切文化工作者,均应积极组织这个工作,在工作中应该注意防止形式主义:应该细心研究群众的兴趣所在,以便引起群众参加读报的热情;应该使读报工作与群众的生产、卫生、识字、娱乐及各种日常问题的解决相联系,并应注意培养群众中的积极分子,以便使读报组成为能够持久的团结群众推动工作的核心。(《解放日报》1945年1月11日)

1947年6月20日陕甘宁《边区群众报》(1940年3月25日创办,毛泽东题写报头)

劳动者是平凡的,在优秀的艺术家笔下,形象地呈现出劳动者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就一定意义而言,艺术所刻画的劳动者的群像,反映着淳朴的心灵,洋溢着人性的光辉。这是大众力量的丰碑、是社会进步的见证。

龙行先生曾说:从他从事革命美术的工作经历,延安时期的艺术往事令他至今难忘。他曾深入边区农村当冬学教员,发挥自己的绘画才能,制作识字卡片,在每张字的背面画上相应的图形,以图文并举的方法对农民进行识字教育,这种独特的教学形式深得百姓的喜爱,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如此丰厚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成为他创作《变工队读报》的生动素材和艺术源泉。

正如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延安鲁艺”的成立使新兴木刻藉此转向了让人耳目一新、具有独特艺术面貌并让世界瞩目的“延安木刻”,木刻家们也在此真正找到了木刻所应有的艺术定位、艺术身份与精神归属。

2020级美术史论系硕士生李雅菲,任课教师沈宝莲。

1942年11月7日的《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正式创刊出版,毛泽东为该报题写了报名和发刊词。

《群众日报》

《边区群众报》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00号 西安美术学院 / 邮编:710065 / 电话:029-88237978